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园资讯 > 新闻 > 正文

华中师大龙岗附中语文组课本剧、诗歌诵读汇演评点--学校督学刘道德

【来源: | 作者: | 发布日期:2014-12-17 】

成功的汇演具有“两个标识”、“三个显现”的意义。

“两个标识”:一是标识我们语文组课堂改革探索是大胆的、成功的,坚持了大语文观念,把小课堂变成了大课堂。二是标识了我校提出的构建“生命课堂”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,汇演激活了课堂生命,燃烧了同学的青春活力,并演绎了古人的生活、爱情、斗争的历史生活画面。

“三个显现”:一是显现了同学们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。如焦母的刁蛮、粗暴、势利被同学表现得入木三分;侍萍的自尊的人格、悲愤交加的情感表现得惟妙惟肖。二是显示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如刘兰芝被弃回家后又被势利的兄长给她找了几家婆家,前来求婚的有仗剑的英雄,还有诵读诗经的才子,这些人物的出现充分表现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因而更有力衬托兰芝不慕权贵、对爱情的忠贞。三是显现了同学们演员的气质,诗人的情怀,震撼人心的演艺。

当然,这次汇演是我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,坚信只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,我们的语文教学前景一定是一个新天地;这次汇演也是我们同学们将课本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的初步尝试,出现一些小不足也是在所难免。如《鸿门宴》,刘邦上场是黄袍加身,这就忽略了历史的真实。还有演侍萍的演员演得很成功,但如果更大胆、更放开些就更精彩了,如在她面对周萍打了鲁大海,侍萍大哭上前质问:“你是萍……凭什么打我的儿子?”这时的鲁侍萍悲愤交加,既有愤怒,还有心痛。但她出于母亲的本能,忍不住地喊出“你是萍……”但又由于她的人生经历,作者在此情节处利用语音双关,使她改口:“凭……凭什么打我儿子?”演员如能准确的表现出侍萍“大哭”的情态和双关改口的语态,就会更加形象真实地演绎侍萍的内心的矛盾与痛苦,从而更加感染观众。

当然,我还要指出的是我们演的是历史,还原于历史的真实,但我们演后一定要回到真实的现实,如刘兰芝、焦仲卿生活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,以死殉情的方式也与时代背道而驰了。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、光明、伟大的时代,万一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焦母那样的“泼母”,我们就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,维护我们的尊严,捍卫我们的自由!我们的同学生活在自由、光明、伟大的时代,未来的生活一定是自由、光明而伟大的!